干旱是为常见的自然灾害,据测算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60—80亿美元,远远超过了其它气象灾害,而干旱情况的变化一般借助土壤水分检测仪进行快速的测定分析。我国自然灾害中70%为气象灾害,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%左右。日益严重的全球化干旱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和共同关注的热点。而用遥感监测干旱,一直是科学界公认的难题。常规的监测方法有土钻取土称重和中子仪法,这些方法不仅测点少,代表性差,无法实现大面积、动态监测,而且费时、费力。对其进行综述,寻找合适的模型方法对于各级和领导及时了解旱情程度和分布,采取积极有效的防、抗旱措施,科学指挥农业生产,具有积极意义。
土壤水分测试仪分析发现相对于1961—2000年的土壤温度平均值而言,11~12月期间的土壤温度在2002年的值较2003年的低,而1~3月的土壤温度2002年的值较2003年的高。因为2002年11~12月期间的土壤温度比常年平均低,产生较深的冻土层,而1~3月的土壤温度在2002年较常年平均值偏高,产生较早的解冻期(相对2003年)。较深的冻土层在较早的解冻期的作用下产生较厚的疏松土壤表面,在大风季节来临前为沙尘暴提供了较好的沙源条件。根据气象观测站的统计,在3~5月期间,2002年发生21天大风天气,13次沙尘暴,2003年发生20次大风天气,8次沙尘暴。因此更加严重的沙尘暴发生在1~3月具有土壤温度较高的年份。由于二连浩特的土壤温度较其他两个观测点低,积雪比其他两个观测点保持得时间更长,融雪时间更晚,在大风季节来临时,土壤表面的土壤粒径更大,相对的限制了起沙
土壤水分检测仪:http://www.trsfyq.com/